描述
白茶一直以來有【 一年茶, 三年藥, 七年寶 】
存了3年以上的白茶, 冬日暖身、夏天出汗,
既使畏寒體虛, 也不必忌口這份幸福。
這次我們好不容易, 藏茶三年準備開封,
開封這一款「 2018年 鐵觀音貢眉白茶 」。

白茶和葡萄酒一樣, 隨著年份將有不同變化,
前兩年喝鮮度與花香, 後幾年品味甘醇。
歲月陳化中, 我們在存放三年的鐵觀音白茶
找到了紅棗香, 找到了暖胃的圓潤口感,
找到了「 時間醞釀的蜜棗甜 」。

蜜棗香如何得來, 其實是陳放過程中...
細胞結構的阻隔力, 隨時間越來越差,
讓細胞內的茶質開始氧化, 形成棗香。
我們手摘4月底5月初, 木柵指南山生態茶園,
正欉鐵觀音「 紅心歪尾桃 」的成熟葉,
老一輩的人都知道, 這種茶難種卻又很好喝,
葉裡催生棗香的【 果膠、茶多糖 】特別豐富
茶質飽滿的茶, 製作白茶存放才有意義,
成就3年後的今天, 帶來的棗蜜香驚喜。

當年茶師遵循古法, 等待連續三天以上的好天,
才開始摘採茶葉, 製作這款「 鐵觀音白茶 」
茶師掌握環境的溫度、濕度、通風性,
搭建挑高12米場域, 讓空氣流通進行萎凋。
白天溫度高、濕度低, 茶葉水分逐漸吐出,
晚上氣溫低、濕度高, 吸收氧、水分、活性酶
促使茶葉內化合物形成, 一吐一吸三天歲月。
最後, 在茶葉失水率達 85% 的時候,.
讓茶葉在陽光下曬乾, 注入陽光的滋味。

品飲這款三年老白茶, 可用熱泡也能煮飲茶,
我們以200c.c的容器, 注入清水直到滾沸,
投入5克【 鐵觀音白茶 】小火煮3分鐘。
茶湯慢慢, 散發出「 荷葉香、紅棗香 」
ㄧ入口棗蜜甜, 帶有醇厚、棉柔的特色,
與當年剛做好時, 剛烈鮮爽截然不同。

【 鐵觀音白茶 】我們為你存放三年。
耐存放的鐵觀音白茶, 隨時間變化著風味,
逐漸變得像一位謙遜、有閱歷的人,
喝起來是長輩們, 所追求的醇厚、圓潤滋味。

邀請你, 與你在乎的人一起 喝杯茶,
泡一杯「 時間醞釀的甜 」從南聊到北。
回味這三年, 每一個美好時光,
茶泡好了, 話聊開了, 心也就暖呼呼的。
水量:350 c.c ( 使用ㄧ個茶包)
溫度:95度,未溫杯。
時間:依序為5分/6分/7分,往後每泡多增加1分鐘,直至茶味變淡。
茶量:5克 (水量150cc)
溫度:95度,未溫壺。
時間:依序為3分/4分/5分,往後每泡多增加6分鐘,直至茶味變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