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少見的手摘綠茶,喝進嘴裡的,是採茶阿嬤雙手的溫柔

兩次輕焙火,讓茶湯帶有玄米氣息,就像稻穀曬過太陽的暖香
在這個機械化、效率至上的時代,手摘綠茶越來越少。但我們在花蓮、台東的茶園,卻仍然堅持人工摘採。每到初春,嫩芽剛探出頭的3 – 5天,茶園裡就會出現一批被茶農笑稱是「千歲團」的採茶阿嬷,繞著茶樹,重複彎腰低頭的動作,純熟靈巧地用指腹「啵」折斷,摘下一芯二葉,由下往上摘採。為什麼綠茶手摘的最好?因為摘採的都是嫩芽,茶胺酸最多最甘甜,同時更能避免茶葉在摘採時受傷,保留綠茶最關鍵的鮮味。
這款茶,在採茶阿嬤採回來後,會先放在室內靜置一小段時間,與空氣接觸,產生草本調香氣,喝了也比較不容易刮胃。再以略低的溫度入鍋炒菁,讓綠茶的鮮活滋味得以保留,也降低苦澀感。最特別的是,經過製茶師傅的兩次輕焙火,不只延長了綠茶的保鮮期,還會飄出些微的玄米香氣。入口後,首先感受到的是清甜蘆筍香,緊接而來的則是鮮甜清新的綠茶味,以及太陽曬過稻穀的暖香,喝起來甜順,風味非常輕快。
兩次輕焙火,讓茶湯帶有玄米氣息,就像稻穀曬過太陽的暖香
在這個機械化、效率至上的時代,手摘綠茶越來越少。但我們在花蓮、台東的茶園,卻仍然堅持人工摘採。每到初春,嫩芽剛探出頭的3 - 5天,茶園裡就會出現一批被茶農笑稱是「千歲團」的採茶阿嬷,繞著茶樹,重複彎腰低頭的動作,純熟靈巧地用指腹「啵」折斷,摘下一芯二葉,由下往上摘採。為什麼綠茶手摘的最好?因為摘採的都是嫩芽,茶胺酸最多最甘甜,同時更能避免茶葉在摘採時受傷,保留綠茶最關鍵的鮮味。
這款茶,在採茶阿嬤採回來後,會先放在室內靜置一小段時間,與空氣接觸,產生草本調香氣,喝了也比較不容易刮胃。再以略低的溫度入鍋炒菁,讓綠茶的鮮活滋味得以保留,也降低苦澀感。最特別的是,經過製茶師傅的兩次輕焙火,不只延長了綠茶的保鮮期,還會飄出些微的玄米香氣。入口後,首先感受到的是清甜蘆筍香,緊接而來的則是鮮甜清新的綠茶味,以及太陽曬過稻穀的暖香,喝起來甜順,風味非常輕快。


Master’s Select
不惜成本, 甘甜至上的手摘
在台灣,手摘綠茶已經快要消失
幾乎可以說是少數高級茶才有的待遇
只取嫩葉,小心避免茶葉受傷氧化
讓茶菁從摘採到製作,都保持最佳狀態


Smell Good!
輕焙火技藝, 溫和玄米香
兩次輕焙火,延長綠茶保鮮期
同時也能增添風味,帶來淡淡玄米氣息
這是最考驗茶師功力的一道工
焙火過了頭,會讓綠茶鮮味盡失
Best Choice
風味輕快, 甜順不苦澀
以溫度略低的250℃進行殺菁
時間拉長到 7 分半,保住綠茶的鮮活度
最後以輕揉捻手法收尾,去除草青味
降低苦澀感,讓茶湯更甜水潤口

心茶風味輪
稻禾香綠茶
心茶風味輪
稻禾香綠茶
水量:350 c.c ( 使用ㄧ個茶包)
溫度:85度, 未溫杯。
時間:依序為2分30秒/2分45秒/3分00秒,往後每泡多增加30秒,直至茶味變淡。
1. 將 1 個茶包加入 500 c.c 的冷水。
2. 放入冰箱冷藏 10 小時後, 取出茶包即可飲用。